当前我们所依赖的艺术标准是谁艺术作品价位卖的高,谁就是大师(或榜样),在看似繁荣的背面,彰显着许多无奈与无助,在没有标准的时代,以画价论英雄也只能说明是一种没有标准的标准,我们的绘画艺术正在自动的坠落为商品制造。艺术在金钱标准的诱惑下,正在快速的自己丧失着真正的艺术自由。幸喜,对自身价值体现有着标准底线的还大有其人所在,这些有着标准底线的艺术家,在不断的各种诱惑冲击中,日渐使自己的艺术风格明显起来,在笔墨语言上寻找准确而清楚的表达途径,在他们的画面上清晰传达了自身对现实社会精神特征的把握与呈现。

  冯汉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他创作的水墨画,在混沌中透出理趣、神韵,厚积而薄发,这一切基于他长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必然结果。冯汉江先生原系湖北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是前些年湖州市人才引进来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任教,他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几十年。冯汉江先生30年来从事版画艺术的研究与探索,他师从著名版画艺术家刘述杰、戴槐江教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对版画艺术研究进行更深入、凭着不断实践与积累成为这个时期活跃在中国版画领域的优秀艺术家之一。冯汉江先生与我认识多年,他是一位做事追究完美,做人却很低调,是位感情丰富、谦虚随和的人。与他聊天谈笑风趣,内在充实,他非常有个性、极具人格魅力。

  冯汉江先生从小喜欢书法,天生聪颖,八、九岁就能写的一手好字,临二王、颜柳、怀素、欧阳修,学习之初就能自觉进入,日渐长大他又不自觉远离。在书法上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他要从古人哪里走出来,他的书法笔势开张、雄放,骨与气劲妙逐神俱,风姿亦然,书势遒劲、酣畅,他的书法如同其人,质朴浑厚,自然真挚,行间字间脱古人之气,俱古人之神,书法宽博,有颜柳间意,多怀素之态,拙朴奇崛,避熟就生。

  相对许多艺术家的工作状态来说,冯汉江先生的状态显得很“单纯”、很平静,除了教育工作之外,他像那位自始自终生活在家乡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一样,在回避了各种干扰后,他就生活在个人自建的世界,用一种自然本质的情怀来面对真实生活中点滴的感悟和不期而至的灵感。

  每逢节假休息日,汉江先生骑着自行车,背上画具,行进在湖州水乡的河湖港汊之滨,尤其对自己所敬仰的吴昌硕先生的故地——安吉,进行了大量写生,全身心投入自然怀抱,长此以往,应目会心,万趣融其神思,而我们有些画家很肤浅的知道处理画面后的平衡感,疏实融合和阴阳开合,却不去深入研究这朴素原始感觉在视觉上的规律。

  冯汉江先生是位科班出生的学院派,几十年来,他既是书画艺术天堂的积极求道者,又是一个睿智的悟道者,他在实践创作中、在理论教育总结中,对蕴含在书法、绘画、水墨画、艺术流派本体现象之中的艺术精神和艺术的民族性、世界性等深层次的理论思考都具有独到见解。

  如中国的水墨画为什么非要冠上“国画”字样,尚非要这样,那么西方的油画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国,为何就不冠上一个荷兰的字眼呢?其实艺术之美是融会贯通的,艺术创新就是建构了适应他自己民族文化习惯及民族文化积淀的语言再去融合兼收异质文化,在这方面大师们早就作出表率,如黄宾虹、李可染、徐悲鸿、吴冠中、林风眠他们以前都是搞油画的,傅抱石、石鲁、赵延年是搞版画的,但这些大师们都看到了艺术是世界文明圈的互渗,大师就是凭着人生的历练与积淀有机的与世界文化元素去融合,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会跨栏越界,他们所创作的水墨画令世人仰止。

  冯汉江先生酷爱书法,积累版画研究三十多年,先生生于湖北千湖之乡,生活在汉水下游汉川市境内的汈汊湖畔,后又工作在江汉平原洪湖之滨,自来湖州师院艺术学院执教,湖州恰恰又是一座三面傍水,一面临山的江南古城,素有“十步一桥”之说。他的生存水源来自汈汊湖、洪湖、太湖,他在多条水域长期生活,了解水的变化,徐渭的芭蕉,八大的群鱼,石鲁的榕树,古往今来在中国绘画史上可堪称独一无二的以水为媒介的高手。冯汉江先生在这方面积累可蕴而勃发,有鉴于此他的水墨作品能随意而生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

  据说二十一世纪是个平面世纪,历史不再线性,这是一个纯平时代,在绘画艺术中我们面对的平面,可称有墙平面、布平面、纸平面,这幅《苇叶摇摆共此时》可称为水平面,他像是在水面上画画,把全部湖面空白,河堤之处用淡墨、淡色渲染,任色和墨交相辉映,各臻其妙,柳树笔姿抑扬顿挫,苇叶笔势起伏徐疾,版画的黑白激扬与水墨画知白守黑,完美揉和,整个画面效果为之一变,尽显风和日丽的艺术效果。

  汉江画画的方法似前无古人,他不像有的人从一口深井里打出水来,他就在水墨表面去捕捉,这幅《浓妆淡抹风和煦》,我是在他工作室里看他画的,首先他将宣纸铺在画桌上,接着他用淡墨或淡色把纸大部刷湿一遍,然后他在湿纸上面开始作画,他用毛笔在水色中勾勒,以墨色在水色表面敷设,试以水流贯之,随水推笔、引流而润色,水的排斥、水的滴与合都造成了画面的横流和泛涌动感也由此而生,动静之间的变换全因水的存在和运用,画面静谥且充满诗意,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在其笔下一切景物自然而然,给人一种清风朗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以往的笔墨规则和水墨效果难以出现,传统的点染皴擦和枯焦干湿、失控的墨色在水中偶然变化,变化的墨色在水中不易留存。

  汉江的水墨画用线是在减法中突变!他的线条是用来结构画面和敷设形态的,少有传统的模仿性和叙述性,这是得益于他三十几年的书法版画造诣。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好山水者往往人欲不争,顺其自然,画山水者往往智仁并蓄,情融于景,入神忘尘。冯汉江以水墨湖州风韵为主题所创作的系列水墨画,深得有识藏家喜爱,他的作品具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及版画木刻艺术风格,故对于驾驭以书法为基础的水墨画来说,自然驾轻就熟,艺术风格熔铸南北。

  他的水墨画能将自然遥远中的“镜像”不计辛劳的往返,才日渐形成在他画面上能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游走和玩味,线条从古至今在文化变异中的加减乘除般的沿革,到了他那里只剩下的就是极简,这是一种具有当代内涵的异常表达。 

        

该文发表在湖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