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论家冯建中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缘,义乌有着二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人文荟萃,历代闻士贤达、名人辈出,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宋抗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朱丹溪、现代著名教育家陈望道、历史学家冯雪峰、吴晗等等。义乌是一座灵秀钟毓,代有伟人之称的历史古城。

系王羲之第138代后裔的王世盛从小就深受这片沃土的浸染,少时天生聪颖,天生喜好书画,几十年来他将自己的智睿和精力全部融入到对书法的创作与理论研究探索之中。我与王世盛仅一面之缘,对他的评判较为肤浅,好在有他的作品,在这幅题“归”的作品中表现的是一种略带狂草的抽象之美,首先我被整幅律动的线条所吸引,此时可以说没有人真会认真读字,始于抽象的飞舞气韵抓住了人们的视线,无疑艺术是作为一种精神的表现,它可以获得某种永恒性,它可超越其具体的历史,让我们得到精神的寄托与审美的满足。

王世盛的书法奠基于唐楷柳体法度,得神韵于书圣王羲之书风,取势于唐颜鲁公行书,他早期师从二王以《圣教》为基,旁及《兰亭》、《丧乱》及“大令”、“智永”等二王系、上追秦,汉,商,周,下逮元,明,清。研考有名无名之帖,有考无考之碑,他书写的行草,从碑中求古,从帖中得气,打通碑帖之间。他的书法字为心画,知行合一,他对中国书法几近痴迷,倾生命所爱,故人称字疯子。

在《飞龙》这幅作品中,他重视笔画和字之间的勾连去表现书法的飞动和气势,展现了线条空间的变化,这种空间变化不仅仅是毛笔和宣纸之间的位置变化,而是作为精神主体对宣纸操控产生的墨色空间变化,是精神之舞的时间迹化,因此毛笔和宣纸之间的每一次遇合都是书法主体在与生命大地相摩荡,在笔墨须叟之间,表现出书法自身的时间性绽出,整幅作品将是一个主体精神迹化的过程,尤其是在书写飞字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他用笔急过缓出,尽势轻揭而潜收,首尾自藏、圆转遒丽柔润,虽有率尔私心之迹,却又能冥合天矩之妙。

在短暂叙谈中,作为王羲之第138代后裔王世盛不无感触地与我谈及中国书法的现状,表现出作为书圣后裔的一种隐忧,中国书法当今正面临从国家大文化中退出、从学校教育体系中退出、从精英修养中退出,中国书法正在变成老头乐、正在变成一部份艺术家去谋利的途径,成了与金钱的天合之作,中国书法与我们退休的业余生活紧密挂钩,可悲的是与国人的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脱节,作为一个艺术家有如此的境界,让我加深了对他作品的解读,思想与文化是驾驭于艺术之上,有思想的深度,才有艺术的高度。王世盛他对艺术的执著有着信徒般的虔诚,书家对于书道的提升,其实就是对道德的提升,书家在临池翰墨的时候,佛门道家的义理已悄然植根于作者心中,“以禅入书”“书乃心学”这些理念均脱于佛门,王世盛的书法揉合了儒、道、释,他的作品让人玄远幽思,他的字给人一种隔行之间气势不断,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聚雨旋风、飞动圆转、笔致出神入化、诡异飞动、王世盛的作品既植根于源,又博采于流。近年来作品频频入选于国家级书法大赛,并屡屡获得殊荣,儒、道、释的经典文化在影响王世盛书法作品的同时自身也借助书法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作者简介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吴昌硕研究会研究员

           赵孟頫研究会研究员        

电话1396729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