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页在描绘鉴赏及收藏,其精练的美学意蕴,风雅的玩赏价值及高度的人文积淀,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曾有过的文化神采,很难让当下画家承袭,尤其是画作背后渊远深厚的艺术功底,眼下这一精美的画种正处于不断的复制之中,日渐趋向于庸俗、艺匠、应景的装饰手艺。

    去年一位北方的朋友,要我为他的册页写点什么,被我委婉推辞。今天看到叶青所作的册页,他的模写精神,他对古人的渗透,以及他的笔力让我折服,如《苕溪山水》,画面烟云在山崖之间弥漫,松树在雾蔼之中苍茫,景、物不着痕迹地转化为无以伦比的绘画形态,这一转化的精确捕捉,在“酷似”与“毕肖”之间注入的是灵妙的神性,与温暖的人生,在咫尺的画幅中,其精严缜密的布局,一丝不苟的着墨,生机律动的形态,既法规森严,然变化多端,画面上的枝、茎、脉、叶不同角度的姿态,均有不同的行线与力度,在用色的美感上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叶青以“极色反素”之法,曲尽物性之妙,在淡雅清逸的设色中,微中见著,在有限之物中观照着画外无穷的意境,及悠远的心理需求,这种以虚得物的审美取向,是辩证美学意识的完美再现。

    从《闲情逸致》这组册页中,与当下画坛那种大尺度,超规格的“大气气质”相比,我是非常欣赏他小中见大、微中见著的小品,除了他画得精细之外,更为可贵的是,画得真切诚实,他笔下的山水,无论是自山下而仰山巅,自山前而窥山后,或自近山而望远山,叶青以俯视法,散点透视法混合运用,使层山叠岭,千里河山,深宅广院,俱现于一副画之内,司徒空《二十四诗品》之“纤穠”其意是诗境纤秀、浓、郁、细、密、委曲、淡泊之广意,文词强调真切自然,同样我认为用“纤穠”来阐释叶青的水墨画是颇为契合,用非线性的思维来思考其作品,方能在如诗的画面上看到叶青骨子里那种“纤穠”。 而这种“纤穠”在画面中以比较单纯的形式潜藏着对艺术的质朴与热情。作品中先民依山而作,傍水而居,在山月秀美之地坐落的半坡村落.融注了画家的情感,他的画作犹如春蚕吐丝一样柔美而不断,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南西北宛而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绘画最忌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细品叶青的作品,在笔饱墨酣之中有着浓郁的自然气息,展示了令人愉悦的清丽境界,他对传统水墨的质疑和扬弃,已日渐成型,有着自己独立发展的艺术空间,白居易曾为诗“举头忽见不似画,侧耳静听疑有声”,叶青作画笔迹坚重的同时,却能水帘如丝,画面轻盈柔美,他画册页,凭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具凝众人感知的一种诗意之美,他所迫寻的是远古开拓者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