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力先生杭州之行的感言 

今年是素有“书法泰斗”之美誉的沙孟海老先生诞辰110周年,浙江省将今年定为“沙孟海文化年”,并在沙孟海老先生的故乡宁波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这次有幸陪沙孟海老先生之孙沙力先生在杭州做短暂的停留,深深的感到浙江省作为中国的文化大省,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了无法估量的贡献,更加深了对老艺术家崇敬,感叹老先生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我和沙力先生在九十年代初相识,因常常向他请教一些艺术上的问题,加上性格相似就成了挚友。由于沙力先生为人低调,在相识初期的几年中,并不知道他是艺术豪门之后,每次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总是细心的给我讲解,同时举出很多的实例来加以说明,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平和、谦虚、知识渊博。那时他在欧洲的时间比较长,每次回国我们都要小聚一下,在这不经意的闲谈中,慢慢的了解到了他的艺术之路。沙力先生自幼深受其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酷爱书法和绘画艺术,并熟读中国史书。虽然经历文化大革命那个非常时期,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对书法和绘画的学习,为其后在艺术上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八十年代初,法、中文化协会向沙力先生发出邀请,邀请他前往法国进行文化交流,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能成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祖国的强大,中国被世界瞩目。1984年沙力先生来到了世界艺术的制高点——法国、巴黎。 

在法国他积极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书、画的艺术魅力,1986年2月—3月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其中一幅作品被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收藏。1988年1月欧洲“星岛日报”对沙力先生的书画进行了详细的报道,1990年由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法中友好协会组办的沙力个人书画展,在法国14个城市巡回展出,法国Auvergne报进行了详细的报道。1994年受聘于“世界华人艺术报”,主要介绍中国的书、画。1995年沙力先生被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大典》收录。1998年9月由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介绍,应圣-佩市政府之邀举行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讲座,当时的出场费2000法郎/天。虽然他身在法国,但是一直关注着国内书、画艺术的发展, 198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世界青年画展”上,他的作品被邀请参展。2002年9月应海宁市政府之邀,出席了海宁博物馆的开馆庆典。同时举办了沙氏祖孙三代作品展,《浙江日报》《都市快报》《海宁日报》都进行了报道。2007年应千岛湖文化节的邀请参加了千岛湖文化节,所参展作品被中央电视台选为千岛湖秀水节网上首页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在“法国美术双年展”上,展会的中国书、画部分的组织工作由沙力先生完成,这也是法国艺术展中,其中国书、画部分第一次由华人组织完成的。 

由于他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初到法国看到了许多精美中国古玩流落他乡,感到十分的痛心,竭尽全力进行保护收藏。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了欧洲,致力于中国古玩的回流工作,同时还积极参与中国古玩在世界拍卖行业的活动,一直与国际两大拍卖巨头(苏富比、佳士得)合作,推动中国古玩在世界拍卖行业中的认知度,并活跃在世界重要的拍卖活动中。二十一世纪初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中创造了明代青花的拍卖记录,是香港、伦敦、纽约古董行业的新闻人物。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活跃于北京拍卖行业,参加和组织了多次的拍卖活动,2002年在嘉德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中,开创中国明、清皇帝玺印的拍卖记录。 

在世界的收藏和拍卖界中,中国古陶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都有藏品,他还着重对中国的古陶瓷进行了研究,到各地的博物馆去考证,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论文在《中华文化画报》、《文物鉴定与鉴赏》等杂志发表。并参与了2002年杭州组织的《官窑国际言谈会》,在2009年参与了定窑遗址的考古挖掘和2009年北京国际拍卖行业研讨会等多项活动,沙力先生最大的心愿是将这些多年收藏的藏品找到一个归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将其传承下去。让大家观赏。他的专著《定窑探索》即将出版,这部图文并茂的书籍,融入了沙力先生一个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他也期待着大家能对该书进行指正,为了传承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作出我们的努力。 



张宏 
2010年8月1日于北京